• <strike id="k8ec2"></strike>
    <tfoot id="k8ec2"><center id="k8ec2"></center></tfoot>
    中國共產黨新聞>>高層動態

    李克強在中國—中東歐國家領導人會晤時的講話

    (二〇一三年十一月二十六日,布加勒斯特)

    2013年11月27日08:09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六大領域是:

    第一,做大做實經貿合作。這是中國與中東歐國家務實合作的重中之重。目前中國與16國貿易總量仍處較低水平,與彼此經濟實力和合作愿望差距較大。中方愿與各方共同努力,爭取5年內貿易額再翻一番。我們愿擴大從中東歐國家進口優質農產品和其他適銷產品,擴大公民赴中東歐地區旅游消費,采取各種方式改善貿易不平衡狀況。中方愿與各國探討簽署產業投資框架協議,鼓勵實力強、信譽好的企業到中東歐國家發展。要發揮好大項目合作的帶動和示范效應,中方愿為此提供資金、技術和設備支持,也希望中東歐國家積極參與。 

    第二,加快推進互聯互通。這有利于促進各方物流暢通,拉動經濟發展。中東歐國家鐵路、公路、港口、機場等交通設施改造建設任務重。中國在交通基礎設施方面技術領先、設備成套、建設經驗豐富,而且性價比好。現在這些領域部分產能是過剩的,因此我們的合作是雙方的需要。我們愿以啟動匈塞鐵路合作項目為契機,促進中東歐國家互聯互通,開辟中國和歐洲之間海陸聯動的運輸新通道,并探討在通道附近建立保稅區、物流分撥中心,實現南歐、北歐、西歐共進,打造中歐物流新動脈,這也有利于實現2020年中歐貿易額達到1萬億美元的目標。

    第三,大力加強綠色合作。應對氣候變化挑戰、實現可持續發展是中國和中東歐面臨的共同課題。近年來不少中東歐國家致力于電廠升級改造,中國核電、水電、風電、光電等新能源發展迅速,電力設備和技術均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部分產能在國內也存在著過剩問題。中國政府愿支持本國企業積極參與中東歐國家核電等電力項目建設,希望相關國家改善投資環境,讓電力工程和設備成為彼此合作的新亮點。

    第四,積極拓展融資渠道。近年來,受國際金融危機和歐債問題影響,資金短缺成為影響中東歐國家經濟復蘇的瓶頸。為支持與中東歐國家的合作,中方已設立100億美元專項貸款,愿與各國金融機構及企業合作,積極探討靈活而規范的方式,把這項貸款用好。首期5億美元的中國—中東歐投資合作基金已經啟動,中方支持本國金融機構適時啟動基金二期,歡迎更多中東歐國家參與出資。中方愿與相關中東歐國家互設金融分支機構、簽署本幣互換和結算協議,進一步加強金融合作,更好服務實體經濟。

    第五,深挖地方合作潛力。服務各國企業、促進各自地方發展,是中國與中東歐國家合作的一個重要目的。各國省、州、市參與合作的意愿和潛力很大,打造堅實的地方合作平臺已成為彼此共識。要發揮好地方交流“短平快”的優勢,使合作更加簡捷、順暢、有效。中方支持明年舉辦第二屆中國—中東歐國家地方領導人會議,推動各國地方合作取得扎實成果。

    第六,豐富人文交流活動。要發揮好中國與中東歐國家傳統友誼這一難得優勢,深化人民情誼,帶動務實合作。中方倡議定期舉辦中國—中東歐國家文化合作論壇、教育政策對話和青年政治家論壇,辦好即將在北京召開的中國—中東歐國家高級別智庫研討會,組織好中國和中東歐國家記者互訪活動,不斷深化雙方人民間相互理解和認知。中方愿與各國一道采取相應措施,為本國公民赴對方旅游、工作提供簽證等方面的便利。

    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秘書處成立以來,作為中國政府推進合作的協調機構,為促進彼此交流與合作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和協助。中方愿與中東歐各國積極組建相關領域合作聯合會,形成聚焦和規模效應,讓合作更接地氣。我們歡迎各國行業協會、企業、民間機構和地方政府本著自愿和開放的原則積極參與,為擴大合作添磚加瓦。

    各位同事!

    不久前我們召開了中國共產黨十八屆三中全會,對全面深化改革進行了部署。中國的改革已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我們有迎難而上的決心,要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的作用,進一步激發市場的活力和發展的動力。中國經濟今年面對嚴峻挑戰,實現穩中向好,在很大程度上靠的是政府保持定力,市場發揮潛力。實踐證明,中國的改革越成功,開放越擴大,世界和歐洲從中國的發展中受益也就越多。

    中國有句諺語,“行動要看時機,開船要趁漲潮。”中國與中東歐國家合作的歷史機遇之門已經敞開,未來的合作規劃藍圖就展現在眼前,讓我們以本次領導人會晤為新的起點,攜手努力,乘勢而上,開創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的嶄新局面,為推動中歐關系發展、促進世界繁榮進步作出更大貢獻! 

    謝謝大家。

    (人民網布加勒斯特11月26日電)  

    《 人民日報 》( 2013年11月27日 03 版)

    上一頁
    (責編:姜萍萍、程宏毅)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臺”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