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rike id="k8ec2"></strike>
    <tfoot id="k8ec2"><center id="k8ec2"></center></tfoot>
    七一社區        注冊

    讓兄弟姐妹都開花——圣明的夢

    黃圣鳳

    2014年03月19日09:10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圣明不是救世主,也不是神仙皇帝,他只是拉拔幾個弟弟妹妹,讓一棵親情之樹上的每一個枝丫都擁有溫暖幸福的生活,都開出健康平安的花。

    當初母親把他取名“圣明”的時候,也并沒有心指向神圣和光明,普通人家的孩子,名字叫什么都只是一個名字而已。我哥平凡的人生之路也一定是無關圣明,但是他的心里,永遠裝著父母和弟弟妹妹,他想用日月般的光輝溫暖每一個親人,他以最尋常的生活土壤,為一個家注入營養,圣明哥哥的夢就是每一個手足都充滿友愛溫情,一大家子其樂融融。

    圣明出生于上世紀五十年代初,七八歲上趕上糧食關,吃過糠、咽過菜、啃過樹皮,他有比高玉寶還苦難的童年。在那些個荒年,能逃出一條小命,他說,已屬萬幸。正長身體的年月,饑餓像魔鬼一樣死死纏住他。在對書本如饑似渴的年華又趕上文革,大字報滿天飛,紅衛兵拿著紅棍上串下跳,他親眼目睹一個有才華的年輕教師被造反派打死。還有大串聯,混亂的校園沒有地兒安放一張一張平靜的書桌。圣明哥哥常為自己中學時代沒有學到更多的知識而扼腕嘆息。十七歲又響應毛主席的偉大號召,上山下鄉當了知青,把自己甩進了一個鳥不拉屎的地方。小小年紀放下書包拿起鐮刀鋤頭犁鏵,日子像腳下的釘子,走一步疼一步。多少個夜晚,圣明哥哥坐在田埂上,對著大片的田野,對著此起彼伏的蛙聲,茫然地睜大眼睛,眼睛里卻空無一物。幾年以后,知青陸續回城,那些不思上進吊兒郎當的都先回了城,因為圣明老實肯干、聽話、不惹是生非,村干部寧愿讓那些痞子混混先離開,落得個干凈利朗。

    終于輪到圣明招工回城了,他被分配到離家幾十公里的一個供銷社上班。好歹算是有工作了,月月能見到錢了,有飯吃了,哥的腦子里沒有想自己怎樣,只想著如何幫助母親,幫助一家人。家,是那樣一個貧寒的家,父親經年在異地謀生,極少回來。母親一個人拉扯著五個孩子,在那個一窮二白的歲月,日子之艱難可想而知。圣明哥哥懂得母親的艱辛,一閑下來,他腦子里浮現的總是母親奔波勞碌的身影,弟弟妹妹們苦巴巴的臉。能節余一點一滴的東西去孝敬母親,哥哥都感覺特別欣慰。

    大妹妹也是知青,回城好多年找不到工作,圣明想方設法在工作地的一所中學給妹妹找了一個代課教師的工作,帶妹妹生活了好幾年,直到大妹妹有了正式職業;大弟弟高中畢業在家賦閑,哥又把大弟弄到自己身邊,在一個糧站給他謀到一分勤雜工的工作。大弟掙錢自己裝著,衣食住行開銷哥哥給料理,直到大弟找到工作離開;二弟初中畢業,青春年少,貪玩鬧事,是母親的一塊心病,圣明哥又把二弟帶到身邊生活,后來送到部隊參軍,成為一名光榮的武警戰士。當部隊寄來弟弟的軍功章的時候,圣明哥那么燦爛地笑了,笑容映紅了門前的月季花,他知道自己可以向母親有個交代了。

    這時候,母親病重,肝癌晚期。母親一生勞累,苦不堪言,身體的巨額透支使得她挺不住了,才50幾歲就病入膏肓。身為長子,圣明因為不能救治母親的生命,心都碎了。手忙腳亂地帶母親投醫問藥,最終還是醫治無效。母親彌留之際拉住圣明的手不放,直到圣明哥哥說,媽,你放心,一家老少我會給照顧的好好的,有我呢!母親把最小女兒的手交給圣明長兄,才放心地閉上眼睛。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臺”
    (責編:王金雪、程宏毅)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