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rike id="k8ec2"></strike>
    <tfoot id="k8ec2"><center id="k8ec2"></center></tfoot>
    七一社區        注冊

    永遠的戰士——記山東省沂源縣張家泉村原黨支部書記朱彥夫(下)

    2014年04月02日14:24   來源:光明日報

    原標題:永遠的戰士

    朱彥夫在家中寫作。

    朱彥夫與孫輩們在一起。資料圖片

    見過朱彥夫的人,都會被這位沒手沒腳、只有一只眼睛的重殘軍人所感染、震撼。

    18歲在朝鮮戰場受傷,回家鄉擔任了25年村支部書記,用殘臂撰寫了幾十萬字的自傳體小說,如今81歲的老英雄朱彥夫因腦梗癱瘓在床,但他仍用心在工作、在戰斗!

    不屈的斗士

    “父親最喜歡談的話題,是1950年冬天,二五〇高地那場惡戰。但每次說到犧牲的戰友、指導員、連長,父親的眼眶都紅了!敝鞆┓虻拇笈畠褐煜蛉A說。

    朱彥夫是二五〇高地那場戰斗中唯一活下來的人。

    昏迷了93天,好不容易從死的邊緣被拉了回來,卻發現自己沒有了雙手雙腳,還沒有了一只眼睛。“這樣的命我不要!沒手沒腳,活著又有什么用……”朱彥夫也曾絕望過,想過放棄。

    1952年清明節,一場跟學生們分享自己戰斗經歷的報告會,徹底改變了朱彥夫,F場熱烈的掌聲和呼喊聲,讓他明白,一個戰士,一個重殘人,仍然還有巨大價值!斑@么多人理解我們的壯舉,并把深深的愛和尊敬給予我,我有什么理由不好好活著?”

    為了鍛煉自己的生活自理能力,也為了那一方養育自己的水土,朱彥夫回到了家鄉——山東淄博沂源縣張家泉村。

    重拾自理能力的艱難超出他的想象。為了全身心投入鍛煉,朱彥夫躲開眾人,藏匿在一間破舊的小屋里獨自練習。首先必須突破吃飯難關:餐具搬運,困難重重,吃碗里的飯,難度更大。每“吃完”一頓飯,他都大汗淋漓,氣喘吁吁。

    裝卸假肢又是一只“攔路虎”。他用嘴咬臂抱的方式,從生到熟,單纏襯布這一道工序就折騰了幾百遍。終于,他站起來了!他忍不住大笑一聲:“什么困難不能克服?關鍵在于毅力和恒心!”

    重新獲得生活自理能力的朱彥夫,早已不滿足于這些:“一個大活人,學會了吃喝拉撒,有什么可以炫耀和驕傲的!我要做一些更有意義的事情!”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臺”
    (責編:楊麗娜、常雪梅)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