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rike id="k8ec2"></strike>
    <tfoot id="k8ec2"><center id="k8ec2"></center></tfoot>
    七一社區(qū)        注冊

    這個人 心里有大愛——記山東省沂源縣西里鎮(zhèn)張家泉村原黨支部書記朱彥夫(下)

    2014年04月02日16:22   來源:農(nóng)民日報

    原標(biāo)題:這個人,心里有大愛

    “前段時間,我們?nèi)タ粗鞎洠特意跟我說,‘山上的路是不是該修修了?現(xiàn)在都機械化了,往下運蘋果也得能上去車。’都八十多歲了,也不在村里住了,還是惦記著。”3月19日,張家泉村現(xiàn)任村支書劉文合對記者說。

    而對于張家泉的人們來說,朱彥夫給他們帶來的又何止這些?

    “要飯的摟著我睡了三個月”

    朱彥夫的妻子陳希永的娘家在日照海邊上。她回家探親時,娘家人給攢了百十斤咸魚,陳希永手提肩扛地全部弄回來了。

    “當(dāng)時咸魚是個稀罕物,俺父親就讓俺數(shù)了數(shù),一共是170多條,一家三條,用報紙包著挨家挨戶去送。后來吃飯的時候他突然想起來了還落了一家,又趕緊讓俺送過去,到最后俺家就剩了一條魚。”朱彥夫的大女兒朱向華回憶道。

    那些年,朱彥夫家人口多,日子過得很緊巴。但不管誰家吃不上飯了,他就讓家里人把口糧送過去;誰家有人生病了,他就拿出傷殘金;國家每月供給他一斤白糖、一斤紅糖,村上生孩子的、頭疼腦熱的,他都送了去。為了辦圖書室,還他讓妻子拿出積攢下的幾十塊錢,又賣掉家里僅有的一頭豬和半瓢雞蛋,為村里添了200多冊實用圖書。

    “村里哪個有困難的,除非他聽不著,聽著了肯定過去,還不叫社員們看見,他自己家里根本不傳出去。”村民張吉才說,“我住在他家旁邊,能看見。”

    雖然朱彥夫是村支書,可是每年過年,孩子們連件新衣服都添不上。

    “俺爸俺娘都是善良人,不光對村里人。”朱彥夫的兒子朱向峰說,“三岔鎮(zhèn)有四個要飯的,留在俺家住了三個月。家里沒地方睡,有一個要飯的摟著我睡了三個月。后來日子過好了,他們還來看過俺父親。”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xué)習(xí)微平臺”
    (責(zé)編:楊麗娜、常雪梅)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guān)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