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總理 李克強
2014年05月09日07:05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女士們,先生們!
說到中非合作,就不能不說到中國經濟的現狀與趨勢。過去30多年來,中國經濟快速成長,經濟總量已居世界第二,但中國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人均GDP僅6000多美元,仍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中國城鄉和區域之間發展還很不平衡,發展中國家特征十分明顯。比如,中國有6億多農民,人均純收入不到1400美元,其中還有2億多人口生活在世界銀行確定的貧困線標準以下。又如,中國有60%以上的人口居住在中西部和東北地區,人均GDP只有沿海地區的一半左右,中國實現現代化的道路仍然十分漫長。
2013年中國經濟增長7.7%,今年一季度增長7.4%,不論是與過去相比,還是從世界范圍看都屬中高速。中國經濟增速與過去相比有所放緩,是客觀正常的。因為中國經濟規模已達到9萬多億美元,增長7.5%左右,就會產生近7000億美元的增量,也就是說,每年新增一個中等發達國家的經濟規模。中國仍具備持續增長的堅實基礎。城鄉和地區差距本身就是中國發展的潛力,表明中國經濟有著巨大的發展空間和回旋余地。
過去許多年中國經濟實現了兩位數增長,現在增速換擋的另一個原因是,我們更加注重增長的質量和效益,使增長更具包容性、更有可持續性。改革是發展的不竭動力。中國過去高速度發展靠改革,今后高質量發展還要靠改革,靠激發市場活力,調動億萬人的創造力。結構調整既利當前更惠長遠。我們將以結構改革推動結構調整,優化產業結構,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和由沿海到內地的梯度發展,這必將帶動更大范圍經濟增長。改善民生對增加消費、擴大內需至關重要。我們將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擴大中等收入群體,構建社會保障安全網,刺激13億人的消費增長,加強社會建設,這必將為中國經濟發展增添強大動力。
今天中國的發展,立足增加就業,著眼平衡發展,強調公平公正,注重改善民生,促進社會進步,這正是包容性增長的應有之義。我們有信心有能力實現今年經濟增長7.5%左右的預期目標,并在今后相當長時間內保持這樣的中高速增長,這對非洲各國乃至世界都是利好消息。
女士們,先生們!
尼日利亞和許多非洲國家的發展歷程,都預示了非洲的美好前景。站在這里,放眼整個非洲大陸,我們看到的不僅是壯美的尼羅河、雄偉的乞力馬扎羅山和遼闊的撒哈拉沙漠,更是一片生機蓬勃、充滿希望的熱土。中國有句古話:“同心合意,庶幾有成”。我們愿與非洲人民平等相待,真誠合作,并肩前行,推動非洲發展邁上新臺階,為世界繁榮進步與持久和平作出更大貢獻!
最后,預祝本屆峰會取得圓滿成功!
謝謝大家。
(人民網羅安達5月8日電)
《 人民日報 》( 2014年05月09日 02 版)
上一頁 |
相關專題 |
· 李克強活動報道專頁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