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rike id="k8ec2"></strike>
    <tfoot id="k8ec2"><center id="k8ec2"></center></tfoot>

    實現(xiàn)偉大夢想的堅強領導核心【3】

    ——寫在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之際

    解辛平

    2016年06月30日16:30    來源:解放軍報    手機看新聞

      (五)

      天安門廣場,人民英雄紀念碑巍然聳立。碑身沒刻一個烈士英名,卻凝聚著千萬英魂。

      勝利的輝煌是直插藍天的豐碑,英雄的犧牲是深埋地底的基石。回望歷史,在國家獨立、人民解放的浴血斗爭中,中國共產黨人始終表現(xiàn)出一種為了信仰、為了國家、為了人民不惜犧牲一切的本色和作風。

      這種本色和作風,是一個馬克思主義政黨的政治品格,是我們黨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更是戰(zhàn)勝一切強敵和艱險的力量源泉。

      1949年1月,在淮海大戰(zhàn)中被俘的國民黨將軍黃維,仗打敗了,心猶不服。當見到穿著和戰(zhàn)士一樣的黃布軍衣、正和戰(zhàn)士在一口鍋里吃飯的劉鄧之時,黃維終于低下了頭:我們首先輸在了作風上。

      人們認識和評判一個政黨、一支軍隊,最直接、最有力的依據(jù)就是其作風。“日穿草鞋,夜打燈籠”的蘇區(qū)干部,喚起了工農千百萬;“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的長期錘煉,鍛造出一支永不變色的人民軍隊;渣滓洞、白公館大批革命志士在新中國成立前夕慷慨就義,感召多少人前仆后繼……毛澤東一句“用延安作風打敗西安作風”,道出了共產黨人創(chuàng)造歷史的奧秘:以優(yōu)良作風贏得人心、贏得勝利。

      即使在黑夜中毀滅,也要化作燃燒的流星;即使在黎明前倒下,亦含笑為曙光歌唱——這就是英雄的共產黨人。

      一代代共產黨人用犧牲和奉獻,成就了黨的事業(yè);共產黨人的本色和作風,在黨的事業(yè)中一代代傳承。

      1983年夏,河北正定,一輛吉普車陷在泥濘里。村民看到車上坐的是干部,不僅不幫忙推車,嘴上還罵罵咧咧。一名干部正要發(fā)火,新任縣委書記習近平拉住他說:“群眾為什么罵人?應該反思我們自己。”

      不久,正定縣改進領導作風六項規(guī)定出臺。30多年過去,今天的中央八項規(guī)定與當年正定六項規(guī)定,體現(xiàn)了同樣的作風底色。

      作風,看似無形,卻無處不在。作風,看似平常,卻事關黨的形象威信。

      治黨務必從嚴。與革命戰(zhàn)爭年代相比,黨員干部面臨的生死考驗已然減少,但物欲誘惑卻驟然增加。黨的十八大以來,全面從嚴治黨的戰(zhàn)略思想在實踐中不斷成熟。周永康、薄熙來、郭伯雄、徐才厚、令計劃等腐敗分子受到嚴厲懲處,紀律規(guī)矩的“高壓線”真正通上了“高壓電”。

      困難仍在眼前。新形勢下,長期執(zhí)政的考驗、改革開放的考驗、市場經濟的考驗、外部環(huán)境的考驗,我們面臨的挑戰(zhàn)更多;新起點上,精神懈怠的危險、能力不足的危險、脫離群眾的危險、消極腐敗的危險,我們趕考的難度更大。

      社會環(huán)境變了,人的觀念變了,怎樣避免因走得太快、太遠而忘記了昨日的來路、出發(fā)時的初心?這是擺在每一名共產黨員面前的時代考問。

      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習主席告誡全黨:作風問題關系人心向背,關系黨的執(zhí)政基礎。如果解決不好,也有可能出現(xiàn)“霸王別姬”這樣的時刻。

      這一告誡,源自對執(zhí)政黨前途命運的深謀遠慮;

      這一告誡,是對每一名共產黨員的期望與重托。

      (六)

      1935年2月,甩掉共產國際的“拐杖”之后,紅軍打下婁山關,迎來長征途中第一個大勝仗,毛澤東倚馬寫下“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

      了解黨史的人不僅能從“從頭越”里讀出毛澤東的萬丈豪情,更能讀出中國共產黨綿延不絕的創(chuàng)造力。

      2015年11月下旬,人民軍隊又一次邁出了“從頭越”的步伐——中央軍委改革工作會議在京召開,舉世矚目的中國軍隊改革拉開大幕。總部制成為歷史,七大軍區(qū)落下帷幕,我軍進入軍委管總、戰(zhàn)區(qū)主戰(zhàn)、軍種主建的“新體制時間”,改革的深度、烈度、廣度前所未有。

      人民軍隊成長發(fā)展史,就是一部改革創(chuàng)新史。回首往昔,這支隊伍留下的每一個足跡,都見證著中國共產黨開天辟地的創(chuàng)造力。

      南昌起義、三灣改編、古田會議、遵義會議、瓦窯堡會議……解讀這些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歷史節(jié)點,可以看到,“黨指揮槍”“支部建在連上”“思想建黨、政治建軍”“游擊戰(zhàn)術十六字訣”“持久戰(zhàn)”等充滿智慧的創(chuàng)新之舉貫穿著這支隊伍的發(fā)展脈絡。

      硝煙散去,新中國成立之際,西方學者曾經作出這樣的預言:“中共的勝利將不過是曇花一現(xiàn)。”

      作出這個預言的人,只看到了滿目瘡痍、一窮二白的中國,卻沒有看到中國共產黨巨大而無窮的創(chuàng)造力。

      這種創(chuàng)造力,來自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真理品格。

      民主革命時期的兩次失敗,新中國成立后的兩大失誤,每一次重大挫折,都隨之以一個新的奮起:反思大革命的失敗,毛澤東石破天驚般提出“槍桿子里面出政權”的戰(zhàn)略思想;糾正王明錯誤路線,遵義會議在危急關頭挽救了黨、紅軍和中國革命;總結“大躍進”的沉痛教訓,我們探索出社會主義建設規(guī)律的寶貴經驗;徹底否定“文化大革命”,我們開創(chuàng)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的新局面……每逢黨和國家生死存亡的緊要關頭,中國共產黨人總能一次次撥亂反正、力挽狂瀾,總能一次次浴火重生、勇往直前。

      這種創(chuàng)造力,來自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勇氣。

      上世紀,世界上有10多個共產黨組織與中國共產黨同年建黨,如今95年過去,為什么社會主義在中國取得巨大成功?原因有很多,但最根本的一條是:把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國情相結合,走自己的路!

      從浴血奮斗闖出“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革命之路,到自力更生鋪就社會主義建設之路,再到解放思想開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不論起初的蹣跚、曾經的跌撞,還是今天的闊步,一代代中國共產黨人把馬克思主義的普遍真理同我國的具體實際結合起來,煥發(fā)出強大的生命力、創(chuàng)造力、感召力。

      今天看來,那句“中共的勝利將不過是曇花一現(xiàn)”的預言早已淪為笑談。而《紐約時報》作出的新預言“你只有去中國才能看到未來”,正在世界各地得到越來越多的認同。

      對比兩條預言,我們將從中獲得多少感悟、多少啟迪——

      沿著“自己的路”一路走來的我們,更應堅定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

      沿著“自己的路”一路前行的我們,必將創(chuàng)造更多令世界矚目的中國故事、中國奇跡、中國震撼!

      (七)

      “作始也簡,將畢也鉅。”

      走過95年的苦難輝煌,驀然回首,看看我黨創(chuàng)始人之一董必武為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的題詞,格外意味深長。

      夢想的實現(xiàn),是恒久的接力。正如理想的彼岸只有理想主義者才能抵達一樣,夢想只會照進夢想者的現(xiàn)實。

      承載著五千多年的燦爛文明,承載著近現(xiàn)代以來波瀾壯闊的歷史,承載著一代代華夏兒女的夢想,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勇立潮頭、掌舵揚帆,引領“中國號”巨輪向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輝彼岸踏浪前行。

      回首昨日,夢想成真;眺望未來,夢想競渡。

      歷史對我們如此厚愛,機遇對我們如此眷顧。距離第一個百年的奮斗目標,只剩下5年時間,一個朝氣蓬勃的未來正在向我們招手,一個朝氣蓬勃的政黨正在書寫新的輝煌。

    (責編:姜萍萍、程宏毅)

    注冊/登錄
    發(fā)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xié)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qū)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精華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