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rike id="k8ec2"></strike>
    <tfoot id="k8ec2"><center id="k8ec2"></center></tfoot>
    網評周刊--新聞報道--人民網

     

     

    編者按:

        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20日下午在中南海同團中央新一屆領導班子成員集體談話時強調,代表廣大青年,贏得廣大青年,依靠廣大青年,是我們黨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的重要保證。共青團要緊跟黨走在時代前列、走在青年前列,緊緊圍繞黨和國家工作大局找準工作切入點、結合點、著力點,充分發揮廣大青年生力軍作用,團結帶領廣大青年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途中續寫新的光榮。團的干部必須心系廣大青年,堅持以青年為本,深深植根青年、充分依靠青年、一切為了青年,做青年友,不做青年“官”,努力增強黨對青年的凝聚力和青年對黨的向心力。

    聚焦(中央)
    李克強:當好公共資金守護者
     17日,李克強在國家審計署調研指出,改善民生的錢決不能有窟窿,要通過你們的工作把這些錢放在陽光下。
    網友華夏孝悌:“改善民生的錢決不能有窟窿”有何深意?
      審計部門是主管財務監督的部門,在財務審計職責上,一定要敢于擔當、敢于碰硬、鐵面無私、公正辦事,堅決查處違規挪占擠用民生資金的行為,讓腐敗官員得到應有的懲罰。再者,我國民生問題面臨底子薄、范圍廣、人數多的困難,解決起來絕非易事。除了確保民生資金完全利用外,還需要勤儉持“家”,讓民生吃上“小灶”,政策資金要更多地向民生方面傾斜,才能不斷提高我國民生建設水平。
    網友倪洋軍:"守護好改善民生的錢"告誡誰?
      如何科學合理節約有效地使用好公共資金,是持續發展經濟、不斷改善民生、促進社會公正的重要保障。但是,令人遺憾的是,一些地方黨委政府沒有統籌好、安排好、守護好改善民生的“保命錢”,在民生資金方面有了“窟窿”。李克強總理強調要強化審計工作,用“火眼金睛”看好國家錢財,改善民生的錢決不能有窟窿,要當好守護者。這是對民生的極大關切,是對人民群眾的高度負責,更是對地方黨委政府和審計部門的告誡。
    思考辨析
    關鍵詞:貪官懺悔 送錢人承諾

    貪官懺悔:送錢人的承諾最靠不住
      最開始,面對形形色色的誘惑我還能自覺抵制誘惑,但時間一長,就擋不住一波又一波糖衣炮彈的進攻了,我的人生觀與價值觀慢慢地發生了變化。面對別人送來的金錢和禮物,我由最開始的拒收變為緩收,再由緩收變得來者不拒,心理過程也由恐懼變為擔心,再由擔心變成心安理得。
    謝啟東:貪官懺悔"送錢人的承諾最靠不住"警示啥
      要知道,行賄者送錢給官員絕大多數都不是自愿的,都是因為官員掌握著他們“發財致富”的命運,才去投官員所好,送錢物、美色的,一旦他們達到了自己賺回了大錢的目的,如果遇上紀檢、檢察部門調查,在抵抗一段時間后,就會把收了他們錢財的所謂的“朋友”、“兄弟”供出來,會把要官員收自己錢時說的“打死都不會說”的話說出來。
    林偉:貪官懺悔"送錢人靠不住"是人病我防的警鐘
      近年來,落馬貪官哪一個沒有發出過這樣的懺悔、這樣的警示、這樣的告誡,但有的人卻不能“人病我防”,把這些“警示”和“告誡”當成耳旁風,變本加厲地上演“腐敗接力賽”。馬蓉生就是例證之一,他與李兵、李華之流的犯罪根源,大同小異,都是因為在私欲膨脹下抱著“靠得住”的心理而一步一步地走上了違法犯罪道路。
    網友何解:"送錢人的承諾靠不住"拉響貪腐挽歌
     行賄者與貪官之間,說到底不過是骯臟的錢權交易,行賄人的“信誓旦旦”終究虛無飄渺。馬蓉生的落馬,為心存僥幸的貪腐惡疾拉響了“挽歌”。因金錢結識的朋友,終將為金錢而背叛;用利益編織的感情,必將為利益而毀滅。為官者只有保持清醒,守得住清廉,抵得住貪欲,抗得住誘惑,才是對自己最好的保護。
    關注(地方)
    袁純清赴山西磚壁村下鄉住村
        近日,山西省委書記袁純清深入武鄉縣磚壁村下鄉住村。右圖為袁純清在武鄉縣磚壁村李生祥的玉米地幫助鋤草松土。
    網友干越白丁:省委書記"鋤草松土"并非一場秀
      聯系群眾要直接,服務群眾要到位。從省委書記幫農民“鋤草松土”這一事來看,更多的是一種導向、一種示范、一種激勵,就是希望領導干部在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要深入一線、深入實際、深入基層、深入群眾,與群眾打成一片,噓寒問暖,體恤民生,真正做到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切實為群眾做實事、辦好事、解難事。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做一個廣大群眾滿意的好公仆,從而贏得群眾的信任和支持。
    網友靜夜敬業:也為干部“鋤鋤草、松松土”
      如果把群眾比作土壤,那么干部就好比生長在這片土地上的禾苗,只有植根于群眾,從群眾中汲取智慧、凝聚力量,我們才能茁壯成長。但不可否認的是,干部隊伍中的確存在著類似“老虎”、“蒼蠅”一樣的“雜草”,他們茍活于群眾之間,左右著其他干部的健康成長;他們脫離群眾、消極腐敗,被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吹得東倒西歪,影響著干部隊伍在群眾心目中的整體形象,實該被鋤掉。
    深入開展教育實踐活動
    網友大頭頭好大yjs:基層干部要念好“三字經”
      群眾對官僚主義作風極其反感,對高高在上、官本位思想嚴重的干部群眾只會“敬而遠之”。基層干部要想融入基層,融入群眾,就必須切實轉變“管理”群眾為“服務”群眾,在工作中不要好為群眾“官”,要善做群眾“友”,抓好即將全面開展的黨的群眾路線主題教育實踐活動這個契機,進一步密切與群眾的聯系,與群眾打成一片,讓群眾信任,工作才能得到群眾支持。
    網友碧海藍天夢:走群眾路線 構筑“魚水深情”
      隨著時代的發展,群眾的思想觀念變得復雜化,對黨員干部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這就需要黨員干部繼承和創新群眾工作方法,不斷提高為人民服務的能力。無論什么工作方法,都要立足實際,從群眾的實際需要出發,以群眾歡迎不歡迎、需要不需要、滿意不滿意為標準,真正把工作做到群眾心坎上。
    網友滿載魴魚都換酒:領導干部要多“照鏡子”
      以人為鏡,就是要充分聽取人民群眾的意見,哪怕是尖銳批評也要虛心接受。以人民群眾為鏡子,可以知道我們的工作做得是否到位、是否符合實際、是否做到“為民愛民”。
    網友家事國事人人事:走群眾路線,置群眾于“心坎上”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是黨的十八大確定的奮斗目標,要想實現中國夢必須緊緊依靠人民,充分調動最廣大人民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而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就是要使全黨同志牢記并恪守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以優良作風把人民緊緊凝聚在一起,為實現黨的十八大確定的目標任務而努力奮斗。
    妙 論

    對黨說句心里話

        理論上,公務員是人民的公仆,之所以公務員群體能在身份上“逆襲”,一方面是公務員終身制很容易衍生出“老爺”思想、行政效率低下、主動作為意識欠缺等諸多弊端,另一方面是現有法制體制缺乏對公權力的有效制衡,以至于部分“公仆”僭越了邏輯上的服務與被服務關系,更有不少手握權力者濫用職權,大謀私利、大搞特權,角色錯位。
     
    您認為,造成公車改革“回潮”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地方碎片化嘗試缺乏頂層設計和統籌
    改革觸及官員的既得利益,阻力較大
    權力缺乏外部監督,改革具有隨意性
    車改方案制定因缺乏民眾參與引質疑
    我要發表留言(現有留言: 條)
    • 匿名發表  署名:
    • 驗證碼:

    •    
    • 留言須知
    • 責任編輯:方蕊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