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rike id="k8ec2"></strike>
    <tfoot id="k8ec2"><center id="k8ec2"></center></tfoot>
     中國共產黨新聞>>評論>>網評精粹

    問題官員復出該怎樣“安放”

    匐莖
    2013年08月06日09:54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據新華社報道,近幾年來,許多落馬官員悄然復出,甚至官級得到提升,以免職為代表的問責被濫用,被網友稱為官員“帶薪休假”,輿論對官員問責制度的關注焦點也從“下臺”轉為“上臺”。

    問題官員復出最典型的案例當數官至部級的孟學農,他在5年內2次因問責丟官,可網民當初卻無比善良、十分理性,沒有攻擊孟學農本人,也沒抨擊官員復出制度,反而對孟學農的“悲催”遭遇給予同情。

    相較于“高官”孟學農而言,夏振貴、邵立勇、楊存虎等人無論是官位還是職權都不在一個“檔次”,為何他們的復出就刺痛了公眾的神經,引發了社會焦慮?

    雖然公眾的焦慮并非全都有道理,但如果關注點和質疑面相對集中,就不得不反思制度設計和操作層面的缺失。對問題官員的復出,《黨政領導干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規定“引咎辭職、責令辭職、降職的干部,在新的崗位工作一年以上,實績突出,符合提拔任用條件的,可以按照有關規定,重新擔任或者提拔擔任領導職務。”但不是說“問題官員”多數可以復出,也不是說對“問題官員”的使用都得在“一年以后”就可“合法”提出。這也是公眾焦慮的癥結所在:為什么大多數問題官員都享受了復出的待遇,為什么多數官員的復出都有“急不可耐”的痕跡,背后有沒有“懷柔關心”、“合理庇護”、“依法姑息”的廟堂法則?

    問題官員到底該不該二次使用?答案當然是肯定的,只是怎么用、何時用、由誰用,卻是一個“二難”問題:用了,民眾反感、輿論非議;不用,浪費人才、對人不公。

    筆者認為,在如何安放“問題干部”上,應將目光盯在“問題”上,而不應簡單地設定“復出年限”、“提拔年限”。

    首先,要對干部所犯的問題進行全面剖析,深入分析問題的出現是因為長期的責任心不強、工作不落實,還是一時的疏忽大意,或者是因不可抗的因素;深入分析人民群眾和社會各界對干部所犯問題的反應、反響和反感程度,如若是習慣性的行為引發的問題,社會輿論又對產生的問題反應敏感,對這種干部最好不要用“復出年限”、“提拔年限”來劃定,應謹慎使用。

    其次,全面分析干部認錯的態度、改錯的力度和補錯的速度,分析是干部自己在第一時間提出辭職的,還是“留戀”官位在組織上做了工作后、民眾強烈反對后才提出辭職的;考察干部在辭職后的思想認識、工作態度、工作作風、工作成績,是否是發自內心的悔改,是否在用行動彌補自己的錯誤,是否有明顯的進步,這種進步群眾是否公認。在作出“是”與“否”的判斷和認定上,可引入社會評價機制,征求方方面面的意見,做好深入細致的考察。對“是”的干部可以考慮復出和使用,對“否”的人選哪怕已經過了5年、10年甚至更長期限,也絕不能提拔重用,否則,必將刺痛公眾的神經,引來輿論的圍觀。

    因此,在二次安放“問題干部”的過程中,一定要走出“唯年限”的誤區,一切以干部的現實表現為標準,以干部群眾的評價為標尺,以維護法規制度的嚴肅性為原則。只有這樣,官員復出才能令群眾服氣、讓人民放心。

    更多網友觀點:

    起用“問題官員”需算好“邊際效益”

    不妨對官員復出多些寬容

    問題官員“神秘升遷”豈能用“符合規定”來搪塞

    問題官員換地“復出”折射監管漏洞

    相關媒體評論:

    新華每日電訊:污點官員不能復出,必須的!

    檢察日報:“問題官員”復出離不開制度完善

    新京報:襄汾潰壩撤職官員復出須公正透明


    揭秘政治局委員月薪


    彭麗媛答樸槿惠 一語撼世界


    31省區市唯一女首長是誰

    賀龍五任妻子今何在

    組圖:十大元帥后代現狀

    揭秘中共仍健在"元老"近況

    揭秘名人顯赫家世

    哪位"貴人"成就了宋祖英

    圖揭首爾"毛澤東餐廳"
    分享到:
    (責編:謝磊、趙娟)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
    ·60專家北戴河休假 劉云山看望
    ·孫政才:以群眾為鏡照自己 敢揭短亮丑
    ·袁純清:一切從實際出發不嘩眾取寵
    ·多省區市公安廳(局)長調整一覽(表格)
    ·三月以來3公安廳長空降 5人異地調任
    ·北京廣州大連三地海關關長調整(簡歷)
    ·馬克思主義是普遍真理不是"普世價值"
    ·腐敗典型路線圖:20年努力毀于5年貪腐
    ·新疆昌吉交警隊長因公殉職 年僅44歲
    ·美國憲政制度無法與社會主義兼容
    ·各地各單位堅持開門搞活動廣泛聽意見
    ·人事|江蘇省管干部任職前公示(簡歷)
    ·陳俊卿同志任上饒市委書記 表態講話
    ·反腐|內蒙古政法委原副書記涉嫌受賄
    ·貪官死刑前懺悔:關鍵是管好"第一次"
    ·觀察|主張為人民服務不否定人人為我
    ·公務往來標準易架空 頂層設計需加強
    ·黨建|盤點廣西14地市黨委書記7月工作
    ·盤點:山西省11地市黨委書記7月工作
    ·珍聞:毛澤東為何40余次談拿破侖?
    ·競爭性選拔變"選秀"? 造"考試專業戶"
    ·評論|口若懸河的官員見群眾就"結巴"?
    48小時排行榜 48小時熱帖排行  
    1.江金權任中央黨建工作領導小組秘書組組長(圖/簡…
    2.陳俊卿同志任上饒市委委員、常委、書記
    3.李建中任安徽省公安廳廳長(圖/簡歷)
    4.孔慶偉任上海市金融黨委書記(圖)
    5.多省區市公安廳(局)長調整一覽
    6.全國近七成公安廳長交流任職
    7.上海市市管干部提任前公示
    8.天津市政府領導成員調整工作分工
    9.財政部官員受賄2400萬受審
    10.【黨報早讀】上海10名市管干部提任前公示(圖/…

      ·頻道精選
    趙正永:搞好移民搬遷
因地制宜推進城鎮化
    趙正永:搞好移民搬遷
    因地制宜推進城鎮化
      王儒林就殘疾人事業發展情況調研
    王儒林就殘疾人事業發展情況調研
     
    ·王東明:在解決“四風”中凝聚正能量
    ·人民觀點:層層落實責任 層層傳導壓力
    ·深圳為何難覓“官員大V”
    ·北京市援青干部完成首次輪換
    ·山西省臨汾市公開遴選10名工作人員
    ·財政部原處長涉賄 批錢要拿兩成回扣

    社區論壇·網評精粹
    習近平"立軍規"寓意
    習近平"立軍規"寓意
      外長王毅的"最年輕紀錄"
    外長王毅的"最年輕紀錄"
     
    ·習近平:不忘“一飯之恩”的大丈夫 (組圖)
    ·十大元帥中誰"最不懂政治"| 揭秘中央巡視組都約談誰
    ·中共在任時間最長的政治局常委是誰| 彭麗媛罕見照
    ·樸槿惠自傳咋評胡錦濤|外國政要訪華"青睞"哪些城市
    ·胡耀邦為何十次拒絕擔任中共中央主席?
    ·揭秘紅軍時期與毛澤東朱德彭德懷齊名的戰將

    ·理論精粹
    游客西柏坡偶遇習近平
遺憾光顧拍照沒握手
    游客西柏坡偶遇習近平
    遺憾光顧拍照沒握手
      李克強新舉措:從實處和微處著手
    李克強新舉措:從實處和微處著手
     
    ·習近平之江新語:莫把制度當“稻草人”擺設
    ·胡曉義:養老保險最終要“并軌” 正頂層設計
    ·人民觀察:地方債務“風險可控”如何償還未有解
    ·專家點評作風典型問題:打消個別干部僥幸心理
    ·八問地方政府債務:向誰借錢?怎么還錢?怎么花錢?
    ·關注干部制度改革新情況:選人用人不可唯票取人
    資料中心  
    學習十八大精神有獎知識競賽 【專題】檔案天天看:毛澤東檔案系列
    毛澤東周恩來劉少奇朱德鄧小平陳云
    開國將帥名錄永遠的豐碑——革命先輩紀念館
    基礎|黨史大事記|黨史上的今天|十八大黨章
    會議|黨的會議|中央政治局會議|集體學習
    文獻|領導人文選|歷史、當代文獻|馬列全集
    事件|毛澤東檔案天天看|抗美援朝|共青團90年
    專題|歷次黨代會|新簡明黨史辭典|口述黨史
    圖集|穿越90年·圖說黨史|90年90事|閱兵圖集
    視頻|領袖文獻片|共和國圖像日志|中國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