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rike id="k8ec2"></strike>
    <tfoot id="k8ec2"><center id="k8ec2"></center></tfoot>
    七一社區        注冊

    城管“花樣執法”折射法治尷尬

    何浩民

    2015年08月20日14:35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與攤販沒有任何肢體接觸,執法的城管人員突然倒地,向同伴求救大呼“報警”。8月17日開始,這段視頻熱傳微博,倒地的城管被網民封為“影帝”。

    為了改變形象,近年來,全國各地城管在開展城市管理執法工作時,紛紛展現出文明的一面,執法方式也五花八門。有用眼神盯走小販的“圍觀式”執法,也有與攤販面對面跪著的“下跪式”執法,可謂是絞盡腦汁、費盡心思。

    作為城市管理的載體,城管人員在城市秩序維護、城市綜合管理上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然而,由于執法手段強硬,沖突時有發生,城管隊員屢受社會指責,很長一段時間內,城管甚至成了“暴力”一詞的代名詞,聲名狼藉處境尷尬。不斷翻新的執法手段能否代替以往的粗暴執法,徹底改變城管形象?“花樣百出”的執法方式真的能實現依法執法,維護好城市秩序嗎?

    按理來說,沒有了“火星四濺”的執法場面,這些另辟蹊徑的執法手段,較之于拳腳相加的暴力執法無疑是進步多了?墒,也有網友指出,這樣的“下跪”、“摔倒”等舉動其實是透露了城管的無奈,折射出的是執法所面臨的困境。作為執法者來說,既代表著政府和國家的形象,又代表著法律制度的權威,以“跪著躺著”的方式執法,尷尬的不僅是執法者本身,也讓法治社會難堪。

    執法不能“不擇手段”,一味追求花樣和技巧反而有損執法權威,不僅不能實現規范秩序的目的,相反還會讓更多的違法行為“花樣百出”,防不勝防。

    筆者認為,執法真正所缺的并不是手段和形式。破解執法難問題,關鍵是要有一套詳細的執法依據,為一線執法提供更多的“底氣”。此前,也有部分地方為城管執法“曬”出了“權力清單”。“權力清單”把一些制度規范以“條條框框”的形式亮出來,明確哪些該管哪些不該管,從一定程度上緩解了無法可依的尷尬局面。同時也為商販提供了一個可供參考的“行為準則”,明確了執法范圍,減少其“抵賴”的空間。

    而另據媒體報道,此次河北衡水市饒陽縣的涉事城管隊員系臨時工,目前已被辭退。不得不說,“臨時工”并不是平息輿論的“替死鬼”,一辭了之也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讓城管走出執法難的“怪圈”,除了要完善法治體系建設,讓法律在實施過程中不再遭遇尷尬,在城管執法時,還請社會多一分理解,少一分苛責,自覺遵守城市秩序,多給他們一些信任和支持,讓法治社會名副其實。

    網評精粹:

    城管“花樣執法”折射法治尷尬

    莫再讓“奇葩證明”之風泛濫

    送清涼后回收贈品是啥毛病

    執行是檢驗制度是否落實的“尺子”

    根治“打干親”關鍵要杜絕公權私用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臺”
    (責編:黃策輿、謝磊)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