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rike id="k8ec2"></strike>
    <tfoot id="k8ec2"><center id="k8ec2"></center></tfoot>
    中國共產黨新聞>>黨報早讀>>熱點·視點·觀點

    廣東肇慶709戶船民將告別漂搖的日子

    蹲點·沉下去,觀察中國:上岸之后咋邁步

    記者  杜若原  賀林平

    2013年05月20日08:49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還有幾多難?

    ■就業最難,缺技能,無法享受異地務工人員政策

    ■防止重返水上,缺資金還缺跨省、市聯合執法

    “我們海事是管水上交通的,不僅河道更通暢、更安全、更便于管理,也是海事實施‘惠民利民’工程、積極踐行‘民生海事’的又一舉措。”但王繼洪擔心,如果后續很多生活問題不解決,住家船的問題很容易反彈。

    記者的調研證實了王繼洪的擔憂。35歲的林坤明住在一艘體量比較大、貼著白瓷磚的船上。雖然在附近的肇慶高新區打工,經濟收入比較好,但他也蓋不起自己的房子。“我原來是住在岸上的。”他指著一排陳舊的紅磚樓房說,“50年代,政府建了漁民新村,讓我們都搬了進去。但后來,家里子女多了,也沒錢蓋新房子。等我結婚的時候家里就住不下了,我只能再買艘船,和老婆孩子住回到水上來。”

    的確,“將船民搬到岸上只是完成了第一步,所謂‘安居還要樂業’,解決他們上岸后的生活才是根本之道。”肇慶市副市長范汝雄說。

    永久性解決住家船民的生活問題還面臨不少困難。單是社保就不容易。社保基金管理局副局長盧永平介紹,按照肇慶市城鄉統籌的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每人每年繳50元,即可享受最高報銷限額25萬元的醫療保障,這一塊難度還不算大,水上船民六成以上都參了保。難的是養老保險。因為每年繳費要多一點,且要繳夠15年、到退休年齡才能享受待遇,所以到現在只有4.4%、百十來人參保。“因為他們大多屬于特別低收入群體,社保推廣很難。”

    最難的還是就業。市人社局直屬機關黨委副書記肖興賢表示,將來會盡可能為上岸船民提供崗位、政策、技能培訓等多方面的援助,但這批人的技能、年齡跟很多企業、單位的用人需求不匹配;另外他們大多數都是本省戶籍,也無法享受異地務工人員的政策。

    除了保其生活,還要斷其重返水上的后路。一方面要對現有的住家船進行銷毀;另一方面要通過嚴格執法,杜絕自購或外地流入新的住家船。肇慶市交通局副局長周澤英告訴記者,市政府明確按每噸100元對住家船給予拆解補助,為此市級財政負擔103.95萬元,但這一塊還缺200萬元左右。“廣東作為發達省份享受不了交通部的補助政策,省里也沒有口子安排。”

    就算資金解決了,水面上的“長治久安”還有賴嚴格持續的執法,特別是要求上下游城市聯動。王繼洪說,不少住家船來自流域上游的云浮,廣西梧州、貴港等市,不僅跨市,還涉及到跨省區聯合執法的問題,“否則你這邊剛清理完,他那邊又開過來了,永無休止。”這些都不是單靠肇慶一地的力量能夠解決的。

    上一頁
    (責編:常雪梅、程宏毅)
    相關專題
    · 熱點·視點·觀點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臺”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