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rike id="k8ec2"></strike>
    <tfoot id="k8ec2"><center id="k8ec2"></center></tfoot>
    七一社區        注冊

    習近平談國際關系和我國外交戰略

    2014年08月26日16:35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各國經濟,相通則共進,相閉則各退。我們必須順應時代潮流,反對各種形式的保護主義,統籌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

    ——《共同維護和發展開放型世界經濟》

    (2013年9月5日)

    中國的貿易戰略宗旨是互利共贏、多元平衡。我們將繼續堅持穩定出口和擴大進口并重,強化貿易政策和產業政策協調,加快服務業開放步伐,推動對外貿易平衡發展,更好融入全球價值鏈。我們愿同二十國集團成員繼續一道努力,加強國際自由貿易,堅定維護和發展開放型世界經濟。

    ——習近平出席二十國集團領導人第八次峰會就貿易等議題發表講話

    (2013年9月6日

    為了使我們歐亞各國經濟聯系更加緊密、相互合作更加深入、發展空間更加廣闊,我們可以用創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這是一項造福沿途各國人民的大事業。我們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先做起來,以點帶面,從線到片,逐步形成區域大合作。

    ——《弘揚人民友誼 共創美好未來》

    (2013年9月7日)

    “三股勢力”、販毒、跨國有組織犯罪威脅著本地區安全穩定。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各國經濟發展都不同程度遇到困難,進入調整期和恢復期。對這些挑戰,任何一個國家都難以獨自應對。我們必須加強合作,聯合自強。

    ——《弘揚“上海精神”促進共同發展》

    (2013年9月13日)

    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世界的發展也需要中國。中國將堅定不移走和平發展道路,堅定不移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堅定不移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中國的發展,是世界和平力量的壯大,是傳遞友誼的正能量,為亞洲和世界帶來的是發展機遇而不是威脅。中國愿繼續同東盟、同亞洲、同世界分享經濟社會發展的機遇。

    ——《攜手建設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

    (2013年10月3日)

    亞太地區謀和平、求穩定、促發展的共同愿望沒有改變,亞太地區在世界政治經濟版圖中的地位和作用上升的歷史趨勢沒有改變,亞太地區經濟持續快速增長的動力和潛力沒有改變。亞太經濟體已經從過去的經歷中吸取了教訓,抵御風險能力顯著增強。我們有理由對亞太發展前景保持信心。

    ——《發揮亞太引領作用 維護和發展開放型世界經濟》

    (2013年10月7日)

    太平洋之所以廣大,是因為它沒有任何自然阻隔,我們不應該為它設定人為的阻隔。我們要發揮亞太經合組織引領和協調作用,秉持開放包容、互利共贏思想,加強宏觀經濟政策協調、促進區域自由貿易安排的協調,深化區域一體化進程,防止出現“意大利面碗”現象,推動在太平洋兩岸構建更緊密伙伴關系,共謀亞太長遠發展。

    ——《深化改革開放 共創美好亞太》

    (2013年10月7日)

    我國周邊外交的基本方針,就是堅持與鄰為善、以鄰為伴,堅持睦鄰、安鄰、富鄰,突出體現親、誠、惠、容的理念。發展同周邊國家睦鄰友好關系是我國周邊外交的一貫方針。要堅持睦鄰友好,守望相助;講平等、重感情;常見面,多走動;多做得人心、暖人心的事,使周邊國家對我們更友善、更親近、更認同、更支持,增強親和力、感召力、影響力。

    ——《為我國發展爭取良好的周邊環境 推動我國發展更多惠及周邊國家》

    (2013年10月25日)

    我們要根據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決定自己的立場和政策,秉持公道,伸張正義,尊重各國人民自主選擇發展道路的權利,絕不把自己的意志強加于人,也絕不允許任何人把他們的意志強加于中國人民。

    ——《在紀念毛澤東同志誕辰120周年座談會上的講話》

    (2013年12月26日)

    要注重塑造我國的國家形象,重點展示中國歷史底蘊深厚、各民族多元一體、文化多樣和諧的文明大國形象,政治清明、經濟發展、文化繁榮、社會穩定、人民團結、山河秀美的東方大國形象,堅持和平發展、促進共同發展、維護國際公平正義、為人類作出貢獻的負責任大國形象,對外更加開放、更加具有親和力、充滿希望、充滿活力的社會主義大國形象。

    ——《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 著力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

    (2013年12月30日)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臺”
    (責編:趙娟、秦華)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