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rike id="k8ec2"></strike>
    <tfoot id="k8ec2"><center id="k8ec2"></center></tfoot>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獨家稿件

    新時代學習工作室

    昭昭史鑒倡反腐!帶您品讀習近平十大廉政用典【8】

    楊立新

    2019年10月12日08:06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原文】

    公生明,廉生威。

    ——2014年1月7日《在中央政法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出處】

    (明)年富《官箴》刻石

    【原典】

    吏不畏吾嚴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公則民不敢慢,廉則吏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

    【解讀】

    據考證,《官箴》之言最早出自明初學者曹端之口,后山東巡撫年富對其詞句稍作改動,增加了“公生明,廉生威”,并用恭楷書寫,作為自己的為官座右銘。

    年富(1395—1464年),歷事明成祖、明仁宗、明宣宗、景泰帝和明憲宗五朝,先后在地方和中央部門任職。他無論到哪里,都能清廉剛正,始終不渝,從而成為一代名臣。弘治十四年(1501年),泰安知州顧景祥將《官箴》刻碑立于泰安府衙,以儆官員。清乾隆年間,泰安知府顏希深將其作為顏氏家訓傳諸后代。后顏氏祖孫三代嚴格遵守《官箴》,連出四個督撫。他們每履新職都攜碑上任,以警戒自己。

    這三十六字《官箴》,可謂字字警策,句句藥石。它詮釋為官之本最重要的莫過于兩點:一是公;二是廉。其意為:下屬敬畏我,不在于我是否嚴厲而在于我是否廉潔;百姓信服我,不在于我是否有才干而在于我辦事是否公正。公正則百姓不敢輕慢,廉潔則下屬不敢欺蒙。處事公正才能明辨是非,做人廉潔才能樹立權威。

    公權本姓公,用權當為民。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法工作會議上強調“公生明,廉生威”,不僅是對政法干部提出的要求,更是對全黨同志的殷殷囑托。公正廉潔是為政者應具備的基本品德,這兩點說起來簡單,真正做到卻并不容易。要扭住職業良知、堅守法治、制度約束、公開運行等環節,堅持不懈,持之以恒地常抓不懈。

    上一頁下一頁
    (責編:扶婧穎、李源)
    相關專題
    · 學習路上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云”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