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rike id="k8ec2"></strike>
    <tfoot id="k8ec2"><center id="k8ec2"></center></tfoot>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獨家稿件

    新時代學習工作室

    言諄意重!帶您品讀習近平十大人才用典【10】

    楊立新

    2019年12月26日08:16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原文】

    駿馬能歷險,力田不如牛。堅車能載重,渡河不如舟。

    ——2013年6月28日《在全國組織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出處】(清)顧嗣協《雜興八首》(之三)

    【解讀】

    顧嗣協的這首哲理小詩,揭示了物各有所用、各有其利,人各有所長、也各有所短,因此要因材施用、用人所長、避其所短的辯證道理。“駿馬能歷險,力田不如牛。堅車能載重,渡河不如舟。”形象地告訴人們一個“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的道理。蕓蕓眾生,無所不知、無所不能的全才是沒有的,再偉大的天才總也有不如人的方面。生而為人,只有具備了這種自知之明的心態,清醒地看到自己的強項和弱項、優勢和劣勢、長處和短處,才有可能找準適當的人生坐標,從而贏得成功。如果舍長就短,即使智者也會捉襟見肘、無能為力。故作者提出:“生材貴適用,幸勿多苛求。”人才貴在適用,不必過于苛求,只要有某方面的才能就可以予以任用;過多苛求,強人所難,只會把大批人才拒之門外。表達了作者人盡其才的人才觀。

    在2013年全國組織工作會議講話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指出:“用人得當,就要科學合理使用干部,也就是說要用當其時、用其所長。”并引用顧嗣協的《雜興》詩說:“用什么人、用在什么崗位,一定要從工作需要出發,以事擇人,不能簡單把職位作為獎勵干部的手段。”他號召要樹立強烈的人才意識,尋覓人才求賢若渴,發現人才如獲至寶,舉薦人才不拘一格,使用人才各盡其能。只有這樣,才能使大批好干部源源不斷涌現出來,才能使大家的聰明才智充分釋放出來。 

    作者簡介:

    楊立新,新聞學、書法學雙博士,《習近平用典》典故釋義作者,中央黨校《學習時報》“用典釋義”專欄作者,國家行政學院“平語近人”系列微課主講人。現為人民日報總編室一讀室主任,高級編輯。中國文字學會理事、中國作家協會、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出版有5部學術專著,發表各類學術論文四百余篇。

    上一頁
    (責編:李源、任佳暉)
    相關專題
    · 學習路上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云”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