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rike id="k8ec2"></strike>
    <tfoot id="k8ec2"><center id="k8ec2"></center></tfoot>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獨家稿件

    新時代學習工作室

    言諄意重!帶您品讀習近平十大人才用典【5】

    楊立新

    2019年12月26日08:16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原文】

    才者,德之資也;德者,才之帥也。

    ——2018年5月2日《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的講話》

    ——2015年12月11日《在全國黨校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出處】(北宋)司馬光《資治通鑒·周紀》

    【解讀】

    《資治通鑒》記載了中國歷史上一次非常慘痛的用人教訓,春秋末年晉國大夫智宣子錯誤地選擇了多才少德的智伯為繼承人,結果導致強大的智氏家族遭致滅族之禍。為此,北宋史學家司馬光評論道:“智伯之亡也,才勝德也”,并提出“才者,德之資也;德者,才之帥也”的著名論斷。意思是才能是德行的憑借,德行是才能的統帥。司馬光按才德的不同構成將人才分成四類:“才德全盡謂之圣人,才德兼亡謂之愚人,德勝才謂之君子,才勝德謂之小人!辈⑻岢隽税l人深省的觀點:“凡取人之術,茍不得圣人、君子而與之,與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可見,司馬光的人才思想是以德為先,才德若不能兩全,“寧舍才而取德”。

    對于司馬光的這一觀點,在2015年全國黨校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有深入詳細的解讀和分析。他說,對領導干部而言,黨性就是最大的德,F在干部出問題,主要是出在“德”上、出在黨性薄弱上。很多領導干部犯錯誤,最后在懺悔書中都說對黨章和黨規黨紀不了解、不熟悉,出了事重新學習后幡然醒悟,驚出一身汗。如果把黨章和黨規黨紀學好了、掌握了,又自覺遵守了,防患于未然,就可以防止一些干部今天是“好干部”、明天是“階下囚”的現象。因此,黨性教育是共產黨人修身養性的必修課,也是共產黨人的“心學”。

    上一頁下一頁
    (責編:李源、任佳暉)
    相關專題
    · 學習路上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云”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云”